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心得+转帖)
经云: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经文中提到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们对这八个字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下面就这八个字--“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谈一下笔者的拙见。
我们知道,春夏天是很热的,秋冬天是很冷的。很多朋友,将养阳误认为是补阳,养阴误以为是补阴,误认为这里的补阳和补阴是单纯在饮食方面的。这是断章取义的结果。如果能够阅读上段全文,就知道,春夏养阳,意思是顺应春天夏天的生长之气,应该多在外面活动煅炼.此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阳在人身体的表面,所以养阳的意思,就是多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适当的多出汗,人体的后背要适当晒太阳(人的后背为阳)。此时,大地上的万物之阳都在外面接受阳光雨露(如庄稼、果树等),各种果实生长、饱满、收获,人是天地中的一个元素,怎能不遵守宇宙间的这个规律哪?在饮食方面,因此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胃中虚冷,就不要过多地贪凉饮冷,如过多地喝冷饮、冰镇啤酒,或过量地吃冰激凌等,否则,就容易造成中寒而伤及脾胃之阳,而引起腹痛、腹泻等病症;秋冬养阴,意思是顺应秋冬的收藏之气,此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阴在人体的表面,要注意人体的前面多晒太阳(人体的前面为阴),注意人体外表的保暖,尤其少做出大汗的剧烈活动。秋冬阳气入里收藏,就不要轻易地去扰动它。现代,不少女士们爱美,在深秋和冬季仍然穿着裙子,很是美丽“冻”人,要风度而不要温度。还有的人游冬泳,殊不知此举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麻烦,这就是伤了阴,因为你违背了天地之道吗。此时人体为了保护自身机体不受寒邪的伤害,不得不调动正在闭藏的阳气来抵御寒邪侵袭,久而久之,阳气就无法得以正常的收藏。还有很多朋友冬天洗桑拿浴,晚上去健身房锻炼,大汗淋漓,使本应在人体内避藏的阳气大量外泄,此时天地万物都处于避藏状态,连树木的阳气都已经回到大地里面避藏,而你却让你体内的阳气外泄,这就是违背天地之道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阳气在闭藏,不要去打扰它,就是“无扰乎阳”。夏季贪凉饮冷,冬天美丽‘冻’人、大汗淋漓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在伤阳或伤阴,扰动阳气,消耗阳气。
民间有句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晚吃萝卜早吃姜、上床萝卜下床姜等)。这条俗语也凸显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重要性和在饮食方面的具体方法。有人说了,生姜性味是辛热的,萝卜性味是甘寒的,夏季本来就炎热,冬季本来寒冷,为什么还要在要夏季吃姜,冬季吃萝卜呢?实际上,这是与中医理论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观点是极为吻合的养生经验之谈。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辨脉篇》中指出:“……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大家也都知道,夏天地表温度是很高的,而地下水如井水的温度是很凉的。冬天地表温度是阴冷的,但是地下水如井水的温度却是温热的。夏天气候炎热,人体内的阳热反而虚少,因而容易生冷生寒,也就是表现为“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虽然热燥心烦口渴,却容易中寒腹痛腹泻。冬天气候寒冷,人体阳气入里潜藏,虽然身感寒冷,却容易内生痰浊积热,也就是表现为“阳气在里,胃中烦热”。
所以,夏季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人的脾胃本身就虚弱,再加之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往往贪凉饮冷,或过食寒凉、或吹空调过冷过久,或熬夜玩乐,都容易损伤脾胃阳气,产生暑湿,影响脾胃,所以夏季人们胃口不好,少食厌腻。常表现为疲乏无力、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这时喝一点姜汤或做菜时多加点姜,即可有助于祛暑,又能温胃健脾、散寒止泻,治疗因吃不洁食物而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因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经,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有效防治上述症状。同时,生姜的挥发尤可促进血液循环,对大脑皮层、心脏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可提神醒脑、疏风散寒祛湿、防治脾胃受寒及夏季暑湿感冒。总之,生姜在这里起到了补阳的作用。冬季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人的脾胃很好,再加之冬天天气较为寒冷,人们习惯吃温补食品,活动也较少,代谢较缓,体内容易变生痰热,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胃满壅滞,口中黏腻等。这时,在饮食中多吃一些萝卜可以起到清解积热,下气消痰,消胀除满,通利脏腑之气的作用。萝卜性味辛甘凉,入肺脾胃经,有消积化痰,化痰止咳,消食利膈、顺气益脾的功效,不仅可起到保健防病的作用,而且也咳喘多痰、胸闷气喘、食积饱胀病人的理想食品。总之,萝卜在这里起到了清内热和有助于藏阳的作用。 楼主分析的在理呀,符合自然规律:lol 贴一段古人感知的“二十四节气并七十二物候”,以加强理解:气候:5天为一候,3侯为一气,24气为一年,72候为一年。
(正月)
立春: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 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三侯,鱼陟负冰。 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
雨水:初候,獭祭鱼。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 三候,草木萌动。是为可耕之候。
(二月)
惊蛰: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二候,仓庚鸣;黄鹂也。 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 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 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三月)
清明: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鴑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 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谷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 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鵀鸣。
(四月)
立夏: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 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感阳气而出。 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小满: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葶苈之属。 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时麦熟,故曰麦秋。
(五月)
芒种: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 二候,鹃始鸣;鹃,屠畜切,伯劳也。 三候,反舌无声。百舌鸟也。
夏至: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 二候,蜩始鸣,蜩,音蜩,蝉也。 三候,半夏生,药名也,阳极阴生。
(六月)
小暑: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 三侯,鹰始挚。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 二候,土润溽暑;溽,音辱,湿也。三候,大雨行时。
(七月)
立秋: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蝉小而青赤色者。
处暑:初候,鹰乃祭鸟;鹰,杀鸟。不敢先尝,示报本也。 二候,天地始肃;清肃也,寨也。 三候,禾乃登。稷为五谷之长,首熟此时。
(八月)
白露:初候,鸿雁来;自北而南也。 一曰:大曰鸿,小曰雁。二候,玄鸟归;燕去也。三候,群鸟养羞。羞,粮食也。养羞以备冬月。
秋分:初候,雷始收声;雷于二月阳中发生,八月阴中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坯,昔培。坯户,培益其穴中之户窍而将蛰也。 三候,水始涸。国 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间也。见者,旦见于东方也。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 末相去二十一余。
(九月)
寒露:初候,鸿雁来宾。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盖将尽之谓 二候,雀人大水为蛤;飞者化潜,阳变阴也。 三候,菊有黄花。诸花皆不言,而此独言之,以其华于阴而独盛于秋也。
霜降:初候,豺乃祭兽;孟秋鹰祭鸟,飞者形小而杀气方萌,季秋豺祭兽,走者形大而杀气乃盛也。二候, 草木黄落;阳气去也。 三侯,蛰虫咸俯。俯,蛰伏也。
(十月)
立冬:初候,水始冻;二候,地始冻;三侯,雉入大水为蜃。蜃,蚌属。
小雪:初候,虹藏不见,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将;三侯, 闭塞而成冬。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
(十一月)
大雪:初候,鹖鴠不鸣,鹖鴠,音曷旦,夜鸣求旦之鸟,亦名寒号虫,乃阴类而求阳者,兹得一阳之生,故不鸣矣。 二候,虎始交;虎本阴类。感一阳而交也。三候,荔挺出。荔,一名马蔺叶似蒲而小,根可为刷。
冬至:初候,蚯蚓结;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 二候,麇角解;阴兽也。得阳气而解。 三侯,水泉动•天一之阳生也。
(十二月)
小寒:初候,雁北乡;一岁之气,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乡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侯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盖先行者其大,随后者其 小也。此说出晋•干宝,宋人述之以为的论。 二候,鹊始巢;鹊知气至,故为来岁之巢。 三候,雉雊;雊,句姤二音,雉鸣也。雉火畜,感于阳而后有声。
大寒:初候,鸡乳,鸡,水畜也,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 二候,征鸟厉疾;征鸟,鹰隼之属,杀气盛极,故猛厉迅疾而善于击也。 三候,水泽腹坚。阳气未达,东风未至,故水泽正结而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