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医术 仍处边缘
http://photocdn.sohu.com/20110104/Img301715958.jpg马基平正在给病人针灸
http://photocdn.sohu.com/20110104/Img301715962.jpg
马基平的制药工具
http://photocdn.sohu.com/20110104/Img301715966.jpg
马基平用于自学的书籍
http://photocdn.sohu.com/20110104/Img301715968.jpg
马基平的专利证书
从抗战时的流浪儿,到中药店里的药工,再到自学成才当上坐堂医生,今年82岁的中医马基平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退休后,他在张江的家中开了一个中医诊所,前来看病的多是没有本地医保的外地打工者。收费低,疗效好,马基平一直服务于基层百姓,与此同时,没有文凭的非科班出身又屡屡使他遭遇行业尴尬与阻碍,成为他的心头之痛。
到目前为止,教育转轨后的中医行业里,马基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尽管相关部门为具有2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中医开辟了行医资格的绿色通道,但在日益庞大的主流中医事业里,他们还是逐渐站到了“边缘”。
周围人对老中医马基平有这样一句描述:“循规蹈矩,不走岔路。”老人60岁退休后,出于继续“做好人好事”的念头,开了自己的中医诊所,并通过相应的考试申请了营业执照,至今,已经20多年了。
为民工看病的老中医
抗日战争期间,马基平在上海浦东的家被日本人烧毁,年仅10岁的他开始了和家人流浪。为了学点手艺谋生,他11岁时便进入中药店当药工,从那时起便开始自学中药,并偶尔得到老师傅的指点。30多岁时,他成为养和堂的坐堂医生开始看诊,其间他还自学了针灸。
毛泽东提倡做好人好事,他就给人免费看病,仅靠养和堂发的工资过活。他一直主动实践国家政府的号召和要求,也曾得到过当地“劳动模范”的殊荣。
由于私人诊费无法纳入医保范畴,起初来看病的都是没有本地医保的外来打工者,由于他的收费低,疗效好,马基平的名声在外地逐渐响亮起来,后来,慕名前来的外地患者越来越多,再后来,上门的本地患者也多了。
久治不愈的咳嗽、哮喘以及腰椎盘突出等各类疑难病他都有过不少治愈的例子。多年来,他的诊所没有做过任何广告,全凭几十年来自己的医德和医术造就了口碑。每天看诊一百多人,每位病人时长不一,短的十分钟,长的一个小时,几乎属于全科治疗。现在,他的患者队伍中最常见的还是打工者,他所住小区里的居民也多选择在他这里看病,此外还不乏各界名人和政府领导,所有的人不论身份在这里都是排队候诊。马基平说:“看好了病人,我就开心。大医院看不好的病人到我这里看好了,我就更高兴。”
研习“一根针、一把草”
看诊的闲暇,马基平最爱做的事还是研究中药。得益于做药工时就长期与各类中药材打交道,他对中药材的熟悉程度可以达到无论干品还是湿品,都能够仅凭肉眼辨出药材产自哪里,什么时候栽的,什么时候收的,曾经有过许多药房请他帮忙鉴定药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伴着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中医仅靠“一根针、一把草”的说法开始流行,一心响应毛泽东思想的马基平也积极研习针灸和中药。
马基平曾将300多种中草药做成标本,旁边清晰标明各自的用途和药性。“比如车前草,药房里面买时人们一般不认识,但做成标本之后就容易认识了。学习中药就要先学会认药,熟知药性。”马基平还清楚记得,这些标本曾于1970年代在川沙镇即现在的浦东新区等27个公社展出,有1万多人前来参观,其中还有来自阿尔巴尼亚的外国友人,可惜的是这些标本后来“扔光了”。
除了认药,马基平还热衷于中药的配伍和发明。他曾研发了三种中成药并申请了专利:速效救心丸、多功能膏、特效感冒丸,并向记者出示了专利证书,此外他的名字还被收入了2001年版的《世界名人录》、2010年版的《创新中国》等书目。
说起自己的发明,马基平骄傲中也有失落,自己的药曾被临床证明有突出的功效,但这些发明出来的专利却没人重视,至今没法用于正规生产和推广。“我死了,这个药就没了。”马基平无奈地说。
老一辈中医往往有最珍贵的临床经验。谈到传承问题,马基平显得有些茫然。说起徒弟他也有好几个,其中有华侨、有台湾人,多是因其医术慕名而来。别人愿意拜师,他也从不推辞,只是学生自己从旁边观摩,能学多少是多少,从前便是自学成医的马基平自言“不会教也没时间教”。至于写书总结,他也表示:“没有文化,没法写书”,说自己“没有啥好总结的经验”。
非科班出身遇行业门槛
为什么研发的中药专利没人重视?为什么他的有效临床经验没有相关机构予以传承重视?这其中原委固然很多,马基平认为,这和他自身文化水平有很大关系。
没有接受学校教育,11岁起开始自学中药,尽管周围的人多予其以“天才”的赞誉,但由于学历问题,他实际上处于行业中的劣势地位。在与现代教育体制衔接的中医行业里,职称、升迁等个人相关发展往往以专业学历为重要起步,并无形受制于学历高低。马基平又将“学历”和“文化”混淆等同,自认为不得志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据悉,上海中医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要求已基本提高到了大学以上学历。在全国中医执业资格考试中,中医考试科目包含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医学伦理学等诸多细分科目。此外,各大中医院校在培养中医的研究型人才上加大了力度,国家也设立了不少相关科研项目。这些对于老一辈由师承、家传或自学而成的中医们来说,似乎都已难以企及。到目前为止,教育转轨后的中医行业里,马基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记者:肖婷
来源:东方早报
制度之祸,华夏之灾。 长叹一声…… 好人有好报 这是个鸟世道 只要问心无愧 行善积德 好人终有好报 知道马基平老人,是上海的吧,中医谁来拯救啊 可惜了那些扔光的标本。现在专利都是为了收注册费用,推广应用很少。 世道如此,理当潜龙勿龙;吾等学医之人更应持心自守,玩味于医术而上达医道,不亦乐乎? 象马基平老先生这样的好医师已经是“国宝”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屈一格“用”人才!中医的科班教育是该到反思的时候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