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看中医如何用药
1.箭头(请参考《辅行诀用药法要》原图来看,个人绘图能力非常有限,请多谅解)的指向是根据:《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 ......阳进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 我认为 {卫气侧重于能量(物质能量),营气侧重于物质(能量物质)} 补.泻(不及,太过)应该是主要基于人体物理动力层面而论 2.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研究》2009年2月第一版中,金水相交之处由于原件文字缺失,不知是何字。(参考《〈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研究》)张大昌先生据临床实践先后取用“益阴”,“挛”,“逆”三种,我比较认同其中的“逆”。 五行中:木—应—生 火—应—长 土—应—化 金—应—收 水—应—藏人者,器也!从《黄帝内经》和化学.物理学等等综合来看,我以为{痞可理解为不生,滞可理解为不长,燥可理解为不化,逆可理解为不收,烦可理解为不藏} 五味中:能散者为辛,能软者为咸,能缓者为甘,能收者为酸,能坚者为苦,非特指口尝之味也(但口尝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判定方法)。 就当下对自然的认知程度与认知技术手段,由于对生命的了解程度还是一知半解,所以中医在认知方法上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的特殊优势。中医治病用药方法,应先明白自然之道,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用药组方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必局限于君臣佐使的过分形式化,因为有其历史时代的思想局限性,所以也并非准确无误。由于《伤寒论》本就出自临床,较之于《辅行诀》更为笼统的用药,《伤寒论》中对药的加减可谓相当精细,也更符合实际,我个人也认为《伤寒论》的用药方式当为中医处方不贰典范,但是《伤寒论》言简而意甚渊,即便贤能聪明者仓促之间也难寻其妙。鄙人以为,“清.邹澍”所著《本经疏证》对药物使用的认识方法“本于仲景”(从其著作自述和内容看),相对来说还算妥切,但其中分析的结果由于时代个人等原因,并不都是正确的。但对明晰《伤寒论》之“原理”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要追究起来,致病的根本还是应在于“母为基,父为木盾”之先天个体内部环境与生活之后天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素质结果,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y.j.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