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知行 发表于 2006/2/21 12:15:27

经方治疗消渴病临证发微

经方治疗消渴病临证发微

□ 张 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论述了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及治法方药。消渴的病机关键是胃气有余,胃热亢盛。
  《伤寒杂病论》记载了多首治疗消渴的方剂,如肾气丸、白虎加人参汤、调胃承气汤等。另外,书中的其他方剂,有的也可用于治疗消渴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经方治疗消渴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白虎加人参汤——用于肺胃热盛、燥热伤津证
  消渴的发病多因燥热内盛,阴津耗伤,其病机以燥热阴伤为主。在消渴病的发病之初,尤其是青壮年、阳盛体质者最为突出。《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明确记载白虎加人参汤可用治消渴病。白虎加人参汤证的病机系指里热内盛,津液耗伤,其临床表现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大汗出”、“大烦渴不解”等为特征。消渴病之上消证,属燥热内盛,耗伤阴津,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的病机相吻合。运用白虎加人参汤证的临证要点有:口干咽燥,烦渴多饮,饮不解渴,或见有大汗出、尿频量多、身体消瘦等。这些病人多为初患消渴,或属素体阳盛之人。也有些病人在发病之初为以汗出过多为主要表现,此时的汗出过多,属燥热内盛,迫津外泻所致,系实热证的表现。可在白虎加人参汤的基础上,加用生地、葛根、花粉等生津养阴之品。

  调胃承气汤——用于胃火炽盛、胃肠燥热证
  调胃承气汤出于《伤寒论》阳明篇,用治阳明燥热初结而致的心烦里实证。为热邪内阻于胃腑,循经上扰于心神,其人心烦,躁动不安,甚则谵语,腹胀满,不大便,蒸蒸发热等症。《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第2条论述了中消的病机为胃热亢盛,以消谷善饥、小便数、大便坚为主症。文中虽未提及治法和方药,但据证测方,可以调胃承气汤为主方治之。调胃承气汤方中以大黄苦寒泻热,芒硝咸寒润燥,硝黄合用清泄胃肠之燥热,炙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胃气。全方清泄中焦胃肠燥热,以防胃火消灼水谷津液,胃热除,则消谷善饥、大便干结症可除。而且清泄胃火,可以防止炽盛之火上迫肺津,下耗肾液,而成消渴之重证。

  真武汤、肾气丸——用于肾阳衰微、气化不利证
  真武汤在《伤寒论》中用于治疗少阴病,肾阳衰微,水气不化,津液不行,口渴不止之证,或用于治疗太阳病误汗后转入少阴之证。而肾气丸治疗消渴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中已有专门论述,篇中第3条:“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关于消渴病的病机,世人多认为以燥热内盛,阴津亏虚为主。而在临证之时,却每每见到阳虚、气虚之证。原因在于消渴病的病程漫长,起病之初证候多以阴虚燥热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阴虚诸证可以演变为气虚、阳虚之证,以肾气虚、肾阳虚最为多见,为消渴之下消证。由于阳虚气弱,肾阳衰微,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必受影响。气不化津,水液不能上承,故患者亦可表现为口渴多饮,饮不解渴,小便量少或小便反多。但患者没有燥热内盛的表现。此时患者的口渴多饮,饮不解渴,并不是由于燥热消灼阴津而造成,而是由于阳气虚衰,气不化津而致。患者没有燥热内盛的表现,可伴有舌质偏淡,边有齿痕,苔滑,体倦乏力,不耐疲劳,浮肿少尿,少气懒言,面色恍白等症。这类患者多为素体阳虚、气虚之人,或为消渴发病多年,或已兼见肾病损害者。
  临床应用真武汤、肾气丸的症状要点以面色恍白、四末不温、少气懒言、小便不利或下肢微肿,或见口渴多饮,饮不解渴,伴有小便清长,舌淡等为特征。真武汤证的病机要点是肾阳衰微,气化不利,津液不布;方中以附子为主药,壮肾阳,补命火,助气化,散寒饮;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淡渗;生姜辛散水气,化气行水;白芍阴柔。合方能温肾阳,助气化,利水湿,行津液。肾气丸证的病机要点是肾阳衰微,固摄无权,蒸腾气化无力,清浊相混,可见于消渴病肾病的并发症阶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方治疗消渴病临证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