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新人, 看了你们的帖子, 隐隐有些不安. <br />
<br />
楼主的母亲也应该是老年人了, 麻黄, 细辛, 附子都是属于峻药, 在没学通学懂之时, 贸然试药, 很危险啊.<br />
<br />
几点想法:<br />
<br />
1. 麻黄汤, 葛根汤, 喝后不出汗还是要喝 ...
谢谢aileen_apple的建议。我母亲近50岁,应该还算是中年人,由于年轻的时候没有注意,所以造成体质比较虚,而前段时间也在服药调养身体,体质有所改善,所以我才敢直接用麻黄附子细辛等药。
根据这次的结果来看,这次的确是少阴感冒,但是由于我是初学,对脉象基本上可以说还没入门,所以虽然当时摸了一下脉感觉是有点沉,但是并没有在意。这一点以后需要反省。
你的5点建议很有参考价值,一定谨记,谢谢! 对药性和方剂,要全面了解。见了麻黄就认为是发汗,是先入为主。另外麻黄汤都发不出汗,再喝碗也徒劳。 咽喉痛要考虑加半夏 受教了,谢谢! 麻黄附子细辛汤,对于少阴伤寒,是对证的。加甘草,为合麻黄附子甘草汤,但为什么要加上杏仁和生姜呢?不解。 原帖由 <i>aobee</i> 于 2010/7/3 19:39 发表<br />
麻黄附子细辛汤,对于少阴伤寒,是对证的。加甘草,为合麻黄附子甘草汤,但为什么要加上杏仁和生姜呢?不解。
加杏仁是因为母亲有咳嗽的症状,并且参考了techiezp的意见。生姜的话主要是参考《扶阳讲记》里的案例,并且母亲有呕吐感,感觉加生姜应该合适。
回复 #10 aileen_apple 的帖子
医圣在伤寒方里让喝粥的好像只有桂枝汤吧<br />不要想当然 伤寒论中有这样的话: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病人有没有发热呢? 脉浮为表,太阳症
脉沉为里,少阴症 楼主的方肯定是没用了,用错了,你重新看下葛根汤应用。我认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