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葛根芩连汤用量的问题
因为女朋友白带增多,腥臭,并且外阴有骚痒,舌苔淡黄。我判断是湿热下注,想用“葛根芩连汤”给她治疗一下。可是当我查古方和今方对比发现在使用量上差异非常之大,心有疑惑,今向大家虚荣心请教一下,请大家不吝赐教。伤寒论经方 葛根芩连汤
葛根半斤( 125克) 黄连 三两(46克)黄芩 三两 (46克)灸甘草 二两 (30克)
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水减二升,去上沬,纳绪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再服
今方一般是用的下面的量
葛根30g,黄连5g,黄芩20g,炙甘草5g
以上二方中,葛根之量相差非常之大,我不知用哪个方的量才对? 唉,真的连一个人都没回复啊。我自己回复自己一下算了。 汉代的度量衡的标准是什么
汉代的标准
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
床意义重大。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
郝万山等)整理如下: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1 石①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
=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 药末约2 克
= 草木类药末约1 克
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 1.5 克
一钱匙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
① “石”:读shí,后来读dàn
② “龠”:读yuè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 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实1 枚 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 约40 克
厚朴1 尺 约30 克
竹叶一握 约12 克 首先问一句 您是医生吗 葛根芩连汤是表里双解之剂治疗太阳阳明合病的呀 身热下痢用之较好 你女朋友如果没有太阳阳明症状 用之不是很合适吧君药——★葛根: 甘辛凉,入阳明经。阳明外主肌肉,内主胃腑。 A.外解肌表之邪以散热。 B.内清阳明之热。 C.升发脾胃清阳之气止泻生津。 葛根的成分药理: 葛根总黄酮、葛根素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脑循环作用。 臣药——黄连、黄芩: 苦寒清热燥湿,厚肠止痢。 佐使药——炙甘草: 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你可以试试二妙丸加减 另外建议中药外洗 效果应该更佳 祝早日康复 葛根为解肌 祛阳明热 滋阴的不是你说的症状经方要症状符合才可以用呀 慎重 关于你所说的剂量问题 很有争论 但原则上只要各药之间的比例正确就可以了我趋向于前一种剂量 但黄连用到四十六克恐怕我是不敢用了 谢谢各位老师的指点,我不是医生,是中医爱好者。有感于中医的强大疗效,目前家里人治病全是用的是中医的方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