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知行 发表于 2010/1/21 16:14:52

《人民日报》刊登探讨关于经方药物用量的文章

原题目:中医经方疗效不显 专家:中药用量该多大

人民网记者 王君平


老百姓信不信中医,主要看疗效。疗效已经成为中医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制约疗效的恰恰是中医不传之秘——药量。在日前召开的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开郁清热法在Ⅱ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荣获二等奖,其关键在于抓住中医降糖这一难题,切入量效关系。“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项目入围“973”计划,原因在于抓住了中医发展的关键问题——疗效。事实证明,只有加强中医基础研究,把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大问题搞清楚了,才能让中医药更有生命力。

  ——编  者

  

  剂量为何影响疗效

  重剂起沉疴,方能挽狂澜于顷刻、扶临危于既倒。如果剂量过小,对急危重症,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一位28岁的东北女青年,患了重度胃瘫,吃啥吐啥,只能靠打点滴静脉补充营养,体重从最初的120斤降到了84斤,瘦得像个骷髅。从县里到省里一直到北京,看了4年病,没一个医生能治好。

  当她带着5个大塑料袋被家人背进医院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仝小林给她开出附子理中汤。而她的大夫看着方子失望地摇摇头,不止一家医院的中医开过这个方了,患者按此方已经吃过好多次药,结果都一样,照样还是吐。仝医生看出了他们的顾虑,让他们先吃三服药试试。当服到第二服药时,奇迹出现了,妻子的吐止住了。患者满腹疑惑地来找仝医生询问,同样的方子别人开为啥不见效?原来,仝小林处方用的附子剂量是60克,而其他医生用量一般不超过10克。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孙晓波认为,现行中药的常用剂量首先是保障用药的安全性。但受传统思想影响及条件所限,大多数中药及其处方的量效关系未经过严谨的试验研究与大样本的验证,多以个人经验、个案经过归纳、整理、分析而收载于文献中,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一定局限性。

  疗效是中医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制约疗效的恰恰是中医不传之秘——药量。仝小林认为,提高疗效,弄清楚中药的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重剂起沉疴,方能挽狂澜于顷刻、扶临危于既倒,也只有量大、药简,才最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如果剂量过小,对急危重症,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青蒿素治疗疟疾,口服1000毫克/日有效。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约0.5%,折算为药材用量约200克/日,而青蒿常规用量为4.5—9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肖小河分析,从中药或天然药物提取的有效成分药物的有效剂量看,中药传统用量往往难以达到有效剂量范围。虽然难免有失偏颇,但还是可以折射出传统剂量规定的局限。从药材角度看,由于盲目引种,中药材的道地性减弱。而当代中医的大剂量用药经验等,都证明加大中药用量可能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大举措。

  古今剂量有何不同

  剂量是历代医家“不传之秘”,无形中限制了经方疗效,后世医家为确保经方疗效,使用古方均需考虑剂量折算问题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被视为中医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典范,载有113个方剂,被后世尊为“经方”。《伤寒论》药味数分布于1至14味间,平均每主4.2味药,最多不超过14味,2—8味药的处方占了90%。

  与经方明显不同的是,现在临床单味药剂量减少,药味增多,现代中医汤剂处方的平均单剂药味数是经方的3倍以上。2007年9月至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随机抽取9个科室100首汤剂处方统计,平均单剂药味数为18.28味,药味分布于16—22味。而文献报道现代中医汤剂处方平均单剂药味数为15.55味。

  究其原因,这与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经方剂量有关,问题就出在药量换算上。因为度量衡的变化,计量单位很难换算准确,药方剂量出现锐减。现代人认为,经方剂量一两等于现代重量3克。由于效果不好,医生就增加相同功效的药味。

  “用药如用兵”,中药剂量这几两几钱的差异是最有讲究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研究员说,从中医文献看,明代以前的方剂用量基本和仲景原方相同,而明清以后的剂量,就基本同于现在。仲景经方一两到底重多少,一直是个“历史谜团”,从古至今有几十种纷繁复杂的考证结果。经方剂量后世究竟折算多少,从3克到16克,多种意见始终没有统一。而通行的教材,则采取“古之一两即现之一钱”,三两折合9克的做法,为了方便,临床开方常用10克。

  有关专家指出,剂量是历代医家 “不传之秘”,无形中限制了经方疗效,后世医家为确保经方疗效,使用古方均需考虑剂量折算问题。因此,中医界对仲景用药本源剂量的研究从未间断。

  最佳剂量当是多少

  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质量作用定律。一旦达到饱和,不管再增大多少剂量,其效应都不会再增加。寻找临床最佳用药剂量,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方向和课题

  

  中药大剂量应用在中医临床上往往有上佳表现。国医大师邓铁涛用250克黄芪治疗重症肌无力传为佳话,京城名医汪承柏用300克赤芍治疗重症淤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小儿病同成人药量,屡屡显效。仝小林教授在临床中发现,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黄连每日30克的常规剂量,根本是“泥牛入海”。他创新性地加大黄连的用药,有的甚至加大到每日120克,则可迅速降低血糖,改善症状。

  仝小林说,重剂能起沉疴,能加快起效时间,增强患者信心,因此加大中药的临床应用剂量很有必要。

  中药的最佳剂量是多少?中药的安全剂量是多少?中药的中毒剂量又是多少呢?仝小林认为,与西药一样,中药同样也有所谓的“剂量阈”、“治疗窗”,明确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明确最低有效量、最佳剂量、中毒剂量。

  肖小河特别强调,安全性是药物的第一要素,加大中药用量、提高临床疗效决不能以增加安全性风险为代价,更不可随意加大剂量。剂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但要用足剂量,用到起效剂量,必须以临床试验结果作为依据。

  仝小林为首席科学家的“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973项目,选用葛根芩连汤、小承气汤、麻杏石甘汤三个经方为模板,分别以1两约等于15克、9克、3克三个大、中、小梯度进行研究,观察其疗效如何,从而探讨原本治疗某种病症的经方在多少剂量的情况下快速起效,有无治疗其他疾病的可能,提出更合理、更安全的用药方案,并期望在中医药也能治急危重症方面取得突破。

  中药的临床疗效,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已获证实。肖小河认为,从临床药学角度讲,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质量作用定律。一旦达到饱和,不管再增大多少剂量,其效应都不会再增加。有的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阐明中药量—效(毒)关系,寻找临床最佳用药剂量,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方向和课题。

  仝小林提出,大剂量用药在拿捏不准时,可以通过试药,观察反应,采取少量频饮的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小量试服,观察药证是否相合,有无剧烈反应;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频频饮服,累积用药剂量,保证血药浓度,达到持续不断的供药,有效保证用药安全性。


来源:《人民日报》

[ 本帖最后由 梁知行 于 2010/1/21 18:14 编辑 ]

梁知行 发表于 2010/1/21 16:16:45

中医考究:汉方一两折算几克?

作者:王佩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书中所载方剂剂量的讨论,主要围绕张仲景时代的一两到底相当几克的核心问题,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

  经方剂量一两折算,有的依据临床用药经验和一般用药剂量,但经不起出土实物及历代文献的考证;有的以神农秤为依据,将其1两折合为1—2克间,亦无出土文物可证,日本汉方学家常用此剂量,在我国则应用较少。目前,临床上据经方剂量一两等于现代重量3克应用。

  之所以会出现目前的换算,主要与历史上4位有影响的医家有关: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然《汉书·律历志》明确规定:“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即一百黍为一铢。陶弘景可能将“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的汉制错简或错写为“十黍为一铢”,实为后世曲解《伤寒论》药物剂量之肇始。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转载了陶弘景的错误论述,虽提出疑问,但未纠正,仅加注文:“此则神农之秤也。吴人以贰两为壹两,今依肆分为壹两秤为定。”

  明代李时珍更是在《本草纲目》中明确写出“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汪昂《汤头歌诀》亦有“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

  原国家计量局编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光和大司农铜权”(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此权铸于光和二年闰月廿三日,光和二年为公元179年,与张仲景为同年代。从权上铭文可知,此权为当时中央政府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标准。铜权,按秦汉密制的单位量值和权的量级程序,此权当为12斤权,标准重量当为2996克。每斤是2996÷12≈249.7(克)。按照这个重量来折合,1两应该是249.7÷16≈15.6(克)。据此东汉l两合今之15.625克。

  可以说,导致汉以后至今与东汉时期药量相差悬殊的原因错在陶弘景,疑在孙思邈,定在李时珍,传在汪昂。

  
来源:《人民日报》

gzjenny 发表于 2010/1/21 21:34:01

香港的一斤是600克,16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民日报》刊登探讨关于经方药物用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