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内伤?--原本只是一家!
成都中医药大学陈潮祖教授,中医方剂学之元老名宿,造诣深,学识广。其在《中医治法与方剂》一书中,收录陈逸先生之归芪真武汤,如下:制附子15—30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干姜10克,茯苓15克,当归6克,黄芪30克,龙骨24克,牡蛎24克。谓此方去龙牡可治阳虚感冒,并谓“余每患感冒不仅不能使用发汗解表药物,且要使用固表药物以免阳气耗散,20年来均服此方,一般只服2—3剂即愈。此属体质特殊而又特殊的治疗方法,录供同道参考。”余不禁要换换方式问诸位:制附子15—30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干姜10克,茯苓15克,当归6克,黄芪30克,能治感冒您信吗?倘若相信,请问,此方中可有一味药物可治感冒?倘若不信,请问,此方所治感冒莫非不是外感?
……(省略所有思考过程)
故而,予早言内伤外感本是一家,予所治疑似甲流之温病案亦可佐证此观点!
[ 本帖最后由 梦回汉唐110 于 2010/1/9 20:54 编辑 ] 先生的这个观点似乎不太明晰,外感和内伤是绝对可以划上等号,还是仅限于个案?如果是后者,那么是成立的,陈老的经历就是证明,而且他自已也说的很清楚:"此属体质特殊而又特殊的治疗方法,录供同道参考。"如果把它绝对化,那么个人以为显然是不成立的,这种纯补无泄的方法显然是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的,就算是先生那例疑似温病案例,从治疗过程来看,单用补法也是不完善的治疗方法,说是精亏之温病(个人以为患者更像是湿热体质),如此治疗方法在下不知其理论根据在哪里,不知能否指教一二?
回复 #2 ZL141418 的帖子
外感内伤之分,非圣人之作,乃后世人臆测。治病据此,亦不失为一便捷之法。然囿于此,治病便脱离不了所谓发表、补虚,如陈老案例,倘交付凡医,恐一“发”而不可收拾矣。
强言之,今人所谓外感内伤之辩,谓之病势在表在里、在阳在阴、在内在外可也。
余之医案,依据即在于此。 不错。
中医对人体的看法,应该作一些统一的研究,而不能分散如西医的研究方法。即便是分,也是为了更好的合。
人体这个复杂的机器,应该是有一些简洁的规律的,只是因为不同人得出不同认识,只是反应某一个层次,所以导致各种理论乱纷纷。
回复 #3 梦回汉唐110 的帖子
先生3楼的回复似乎稍明晰了一点,但个人觉得此观点还是难以进行讨论,从某种角度和意义上来说,外感和内伤是一致的,因为它们都是人体不正常的运行状态也就是病态,事实上一部分内伤病是可以用治外感的方法治愈,不少名家的治疗慢性病时都注意运用一此有解表功能的药物,特别是一些风药,效果很明显,而外感用六味地黄丸来治,在此论坛好像也有人在做尝试。所以先生把外感和内伤在理论上统一起来个人不知有无此必要,如果真要统一起来,个人以为应该是一件严肃的事,而不应泛泛而谈,按先生的思路“谓之病势在表在里、在阳在阴、在内在外可也”,这不是一个严谨的思考,因为我们对于人体、疾病和药物的了解可能很有限,比如说同样一个证可能存在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甚至是完全矛盾路子都能解决的可能,例如一个发热无汗兼大便不通的患者,A医用发汗的方法,结果汗出便通热退,B医用通下法,结果便通汗出热退,C医用汗下兼施的方法,结果表里双解热退,三个医生都可以根据自已的治疗结果总结出一个属于自已的理论,您说哪个是正确的呢?您说这种情况,病势是在表在里、在阳在阴、在内在外呢?
另外在下语文不太好,先生又喜用文言文表述观点,可能会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望先生谅解,并多费口舌。
[ 本帖最后由 ZL141418 于 2010/1/17 11:20 编辑 ]
回复 #5 ZL141418 的帖子
天涯过客所言,于某心较合。论坛之上,理论之事,实不便讲解;要之辩论,则更无意义。
分之合之,总还是存心于内的事。予虽不敢自崇,然高山流水,贵在知音,有则有之,无也便罢了。
实践检验真理,请实践之;圣人之论不易,请学习之。 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家共勉之!同时希望先生有自我否定之勇气,因为我们现在的认知不一定是我们最终的认知,最后送先生一句我们的行话:大胆推测,小心论证!
回复 #7 ZL141418 的帖子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辩论最无用!
还有一句话,不可好为人师! 在下一直觉得自己很无知,曾有过朝闻道,夕可死的感触,与人讨论只为追求真理,如有冒犯鲁莽之处,请先生海涵!
回复 #9 ZL141418 的帖子
人生与学习之路上,最要紧莫过于有位通达的导师。有缘自能有成!祝你在中医之路上有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