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小报自称特效治绝症 抓准有病乱投医心理
本报接读者反映,“一些大医院周边活跃着一些散发药品宣传广告的人,这些像报纸一样的药品广告都是夸大其词,最终目的是引导患者去买药。”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药品“小报”针对的主要是外地来济就医尤其是患上绝症的病人及其家属,利用的则是他们有病乱投医的心理。体验“小报”泛滥 医院走一趟收了十多份
4日清早,记者来到齐鲁医院南门,尽管气温很低,仍有不少人在此散发“小报”。他们大多抱着一沓报纸,散发给经过的每一个人,记者走过南门,手里就多出了5份报纸。
一位患者家属告诉记者,“门诊楼里也有很多。”果然,在门诊楼二楼,这里的病人络绎不绝,人群中间不时有人追着患者散发“小报”。不长时间,记者手中的报纸又多了六张。
记者仔细“阅读”手中的这些所谓报纸,发现它们的名头都很大。一份报纸名为“中国医药”,头条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突破抗肿瘤核心技术,国家级一类抗癌新药研制成功”;一份名为“现代中医报”的声称是中华健康教育康复协会主办;一份名为“生物科技报”的自称是中国药科大学主办,单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这些小报大多针对“抗癌特效药”进行宣传,有的宣传“抗癌药品又有新突破”,有的称要“突破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死转折点”,更有说要做“肿瘤细胞终结者”。
调查咨询的专家 所谓教授纯属子虚乌有
4日上午,小郭路过齐鲁医院南门,手里被塞进了一张名为“中国医药”的报纸,他扫了一眼,发现报纸上称一种名为“安体舒”的抗癌药能够杀灭癌细胞,就多问了一句。小郭在济南一家酒水销售公司做业务员,他临沂老家的姑父得了胃癌,要他到济南的大医院找医生咨询一下。
“去医院对面的肿瘤专家咨询部咨询,那里有专家。”发报纸的小伙子对他说。小郭在齐鲁医院对面的杏林招待所内找到了这家“肿瘤专家咨询部”。门口挂着的牌子同样来头很大,“全国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专家组”和“肿瘤专家咨询部”两块白底黑字的牌子很是抢眼。
“进入咨询部,屋里空无一人,只有四五张桌子和一台电脑。”小郭喊了一声,“有人吗?”“这时从隔壁房间内出来了四五名身穿白大褂的女子,忙乱地坐下像是在办公的样子。”一名中年女子让小郭坐下详细问了小郭的来意。在这位工作人员的示意下,小郭填写了一张“登记表”,这位工作人员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学院肿瘤中心的杜教授当天坐诊。小郭随即进入了走道尽头的一间房子。“杜教授听说我姑父要放弃治疗,就要我打电话劝说他要积极治疗,并推荐靶向治疗能够杀死癌细胞,要我带他到济南来现场咨询。”
杜教授的办公桌上有一个药品目录,其中所列的都是治疗癌症的特效药,一听小郭要咨询的是胃癌,杜教授就忙说,“安体舒就是治胃癌的,是靶向治疗,直接杀死癌细胞。”小郭问了这种药的价格,说是“一盒1960元,一个疗程四盒不到8000元”。
这种叫做安体舒的药真的有此种疗效吗?记者咨询一位肿瘤治疗方面的医生,他说,“这种药物在医院里根本不可能有,病人因为家庭困难或者失去治疗的信心,才会盲目相信夸大的宣传。”
而2009年9月,媒体就揭露“安体舒”盗用院士名义做虚假宣传。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得知,安体舒胶囊于2003年4月23日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而接待小郭的杜教授却称安体舒正是治疗胃癌的药物。
记者还向位于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核实杜教授的身份,工作人员称,学校并没有临床学院,记者在第二军医大学网站上的专家搜索栏目中搜索关键词“杜某”,没有结果。
致电“康复病例” 接听的全都是“亲戚”
这些小报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有许多康复病例现身说法,很多病例还在报纸上留下了电话。记者以患者身份选取了几名病例进行了电话“交流”。
“现代中医报”上登载了一名叫杨小梅的47岁女士,患有直肠癌。接电话的不是杨小梅本人,她自称是杨小梅未过门的媳妇,所说的和报纸上的差不多,最终归结到名叫“华蟾酥”的药品上。
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所谓的康复者都不是本人接听电话,与记者“交流”的都是他们的女儿、儿媳或是其他亲戚。并且一听是记者要与其见面谈,就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专家提醒 “小报”广告切莫轻信
活跃在医院周边的小报很是猖獗,可以说是屡禁不止。济南某三甲医院肿瘤中心的一名主任医师提醒广大患者,千万不要轻信这种小报广告。
这位专家透露,他经常接触到一些病人,因为家里经济贫困或是失去了治疗的信心,会被乘虚而入的小报广告蒙骗。
“这些广告大多打着知名机构或是有奇特疗效的旗号,允诺可以在短时间内奇迹般地扭转病情,而事实并非如此。患者们还是要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轻信广告商介绍的特效药物。”这位专家说。
小报药品广告散发者的目的无非就是引诱患者拨打他们的咨询电话,然后设计层层陷阱引诱患者掏钱买药。患者们千万不要有病乱投医。
来源:齐鲁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