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恒论>>用的是宋本
《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宋本】186.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古本】193. 伤寒三日,阳病脉大者,为不传也。
【 评述】 《冉注伤寒论》 曰:“本条骤观,很似为阳明昭示脉的提纲,其实不然。如系提纲,当胪列在“阳明之为病”之下,潜玩字句,是阳明脉大,不是脉大即为阳明。阳明之脉,实者厚而敦,虚则短而涩,不宁独大。且本条冠首无阳明字样,而是伤寒二字,不容含混读过。”说明脉大非阳明必有之脉,一反历代认为的。“此为胃家实正脉。“按阳明表证脉浮长,热证脉洪大,府实则脉数实,与此文不符。且论中阳明大脉仅此一见,则知是阳明一证之脉并非提纲,更应有下文。
如阳明三日脉大,可以理解为阳明经病已三日,但本文三日在阳明之前,即伤寒三天后,表现出阳明脉大,查圣师以经名概病名,如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未有中风太阳或伤寒太阳之说,今岂以伤寒置于阳明之前乎?可知本文阳明二字,非指阳明经,而是阳明脉的位置,即胃脉部位见大脉者,则为不传。
脉大是否为不传之脉?胃脉大者,胃气盛,盛者不受邪矣。且三日者,邪去太阳内入阳明之期,脉当转为数急,今仅大不数,无热可知,故尔不传。阳明全篇脉大仅此一见,可证之矣。
《郑钦安医术阐释》
二、伤寒三日,阳明脉大。原文186
郑论: 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乃传经之次第。今三日而见脉大,可知其邪未传少阳,而仍在阳明也,何以知之,浮为太阳,大为阳明,弦为少阳故也。
[ Last edited by wesleybb on 2006/4/21 at 01:51 ] 随便找了一条列出来。这条倒还是没有什么歧义,怕是其它条目差别就大了。 《郑钦安医术阐释》
二、伤寒三日,阳明脉大。原文186
郑论: 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乃传经之次第。今三日而见脉大,可知其邪未传少阳,而仍在阳明也,何以知之,浮为太阳,大为阳明,弦为少阳故也。
观火神对此段文字的解释,实在体现了其高超的医理医术。仅仅数行文字,即把三阳传变的脉理变化示之与后人。其理易明,其功甚大。
看来,还是桂林本好。郑氏解释地更好。 非常欢迎医者佛先生来本论坛走动! 宋本之缺,火神独明。古本之善,一句为凭。 《伤寒恒论》刚刚做完,检索容易多了,我拿【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里的一些条文和郑火神的注解对比了一下,发现宋本中的谬误基本都被火神一一指出,用的词为“余甚不解”“恐有错误”“定有错误”,而且经火神订注后,就基本恢复了桂本原貌。
我彻底对火神爷配服得五体投地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