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亮邮箱
发表于 2009/12/13 13:02:57
王道正法之论整体系统针法(四)
在《上古天真论》中提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这一论点,正如姚止庵所说“男女之壮,并始于肾气之壮实,其后(弱)也,亦由肾气之衰微。人之盛衰,皆本源于肾,此故总以肾结之。”然而就《内经》全书而论,起理论重点在后天,肾为五脏系统中的一脏,并无特殊处,而言及肾为先天之本仅此篇而已。由此可见,《内经》关于生命的先天理论尚处于初期阶段,并未充分论述。及至《难经》才将《内经》中肾主先天诸义归属于命门,云“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又云“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之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内经》中生命中的先天理论。后世皆重《内》而轻《难》,《难经》中的先天论几遭湮灭,也造成了肾先天,后天概念的混淆,实在有辨明之必要。
笔者通过研究认为:《难经》中的命门理论的确是在《内经》中的先天理论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而使后世医家在其基础上根据太极图和先天图,构思出了命门太极理论。它是以二肾与命门组合成命门太极“函三为一”的组织结构,以中间命门为肾间动气,氤氲消息,圆融而不碍滞,具有生生不息之机,有不期然而然之神功,创造出命门太极理论的整体气化功能的新模式。而笔者所要论述的是命门太极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想象和构思,更是一种实实在在一气流转的真实内证体验。正所谓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再印证理论。笔者在命门太极理论指导下,通过针法来培养先天元气,在其培补过程中发现,患者都能够深切感受到二肾与命门之间一气流转的体验。在针刺的体验中,患者先感受到二肾发热继而命门发热,二肾与命门之间热量不断进行相互移动转换,最终热量充斥了二肾与命门及整个腰部,由此我们可以证实命门太极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有实践基础的;并且笔者认为只有在培补先天元气的过程中,才能深切感受命门及二肾温热,形成一太极之体。有些人提出针刺命门穴使其发热是否能达到培养先天元气的效果?笔者认为如果按照命门太极理论来解释,命门穴不是命门太极的外应穴位。而且命门太极是一整体无对应经脉,故无主穴。
《上古天真论》中还谈到“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表述肾不但藏先天之精,而且还藏纳脏腑活动化生的后天之精。这种认识成为后世论述肾与其他脏腑的先后天辩证关系的依据。肾藏先天之精之所以生生不息,全在于其他脏腑的后天活动化生精气进行培育,才得以不断滋生,二者是互相依赖,相互为用的辩证关系。先后天之精的关系即是如此,肾脏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也是如此。临床上先后天同养,以后天养先天的养生原则,补后天以实先天,补先天以长后天的治疗原则就是这种理论的实际运用。通过以上理论的指导,笔者提出了先后天并重,肾为先后天之枢纽的理论。在《内经》中重视脾胃,后天化生的精气对先天之精的培育,以脾胃化生的后天精气为主,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
笔者总结:运用针法培养先天元气是笔者研究针道的成果之一,而针法培养先天元气的最终目的和效果就是保养肾气延年益寿,治疗疾病则以整体启动治疗局部,奇正相生,孰能穷之?无病则强健身体,正如《内经》云:此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有子也。
桂亮邮箱
发表于 2009/12/16 22:20:20
王道正法之论整体系统针法(五)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出元气的盛衰聚散及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的生老病死。元气充足、运行正常。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元气不足或气机失调,则为致病之因,故有“百病皆生于气”、“元气虚为致病之本”之说。因此防病治病也应以调护元气为本,善养生者更应正视护养此气。故张介宾说:“盖天地万物皆由气化,气存数亦存,气尽数亦尽,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气不可不宝,能宝其气,则延年之道也”(《类经.运气类》)。
笔者在《论整体系统针法》系列中也已经提到培养元气的基本理论:“《上古天真论》中还谈到“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表述肾不但藏先天之精,而且还藏纳脏腑活动化生的后天之精。这种认识成为后世论述肾与其他脏腑的先后天辩证关系的依据。肾藏先天之精之所以生生不息,全在于其他脏腑的后天活动化生精气进行培育,才得以不断滋生,二者是互相依赖,相互为用的辩证关系。先后天之精的关系即是如此,肾脏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也是如此。临床上先后天同养,以后天养先天的养生原则,补后天以实先天,补先天以长后天的治疗原则就是这种理论的实际运用。通过以上理论的指导,笔者提出了先后天并重,肾为先后天之枢纽的理论。在《内经》中重视脾胃,后天化生的精气对先天之精的培育,以脾胃化生的后天精气为主,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反之临床上不遵循先后天同养,以后天养先天的养生原则,补后天以实先天,补先天以长后天的治疗原则,则必然在临床之中徒耗正气,无形之中必然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正因为如此笔者所研究的针法从温补中土脾胃为切入点,先立于不败之地,此乃针法之王道。
当前一些针者根本不去考虑是否合乎针法之王道,往往追求一针治病,那么历代传承的配穴方法还需要流传下去吗?一针治病不是激发元气还是什么呢?因此霸道之针是当然某些针者急功近利的具体表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针道。笔者所领悟和理解的针道就是:结合“针道”治病的境界,我们无需刻意的有目的有意图的去攻克疾病,而是要通过调气之法,顺其自然的实现合目的合意图的有常有序去引导疏通疾病,使疾病在无形之中自然消退,而一切又是如此的平淡无奇简简单单,这就是顺应自然的力量。疾病是生命抗争的表现和反应,我们不仅要读懂生命抗争的外在表象,更要探知是什么引起了生命的抗争,所以我们真正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表象,而是表象背后的生命异样的活动。
结合针灸之法,笔者借用《内经 九针十二原》“ 迎之随之,以意之,针道毕矣。”来理解自己的针道,即是圆融的技法,从有为自然过度到无为,再加上平和的心态,这即是笔者的“针道”。因此欲对针道有所精进,必先对意志进行锻炼,忘却成败得失,以求达到内心的空无一物,来开启智慧的火炬。“无为无不为”不仅是指导我们治病的理念,心态的体现,更要贯穿调气的整体过程之中,来达到大巧若拙无法之法的境界。当然对于培元针法不仅要进行理论上的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从真正意义上达到王道正法的境界。
桂亮邮箱
发表于 2009/12/18 22:22:55
整体系统针法针案之二
沈某,女10岁,在4年前患有过敏性紫癜,原因在于父母过于溺爱,小孩消化功能薄弱,长期吃鱼虾高蛋白,引发此疾病。后由外婆来带孩子,外婆十分相信中医,也略懂一些保养之法。医院建议用激素治疗,外祖母坚决反对,因此只靠注意饮食和吃一些医院开的一些中成药维持现状。近半年来,每隔半月就会有一次晚上2至3点右眼疼痛,直至疼痛反胃呕吐,方才眼睛疼痛才会缓解,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家人心急如焚,经朋友介绍邀请笔者针治。
初诊:孩子脸色萎黄,紫癜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较多和大,外侧较少和小。且经常便秘,有时2至3天大解一次,胃纳也差,也有些心事重重。家长们也十分谨慎不敢在孩子面前提紫癜一病,怕孩子思想负担加重。因考虑孩子还在读书和时间的限制,每周只能针治二次。笔者认为孩子正是稚阳之体生机勃勃,只要思路正确,应当可以扭转乾坤。结合整体系统针法,针治如下:
第一次:首先对家长们做好思想工作,针灸毕竟是酸痛的。宁愿思想工作先做得充分一些,也不要到时不舍得孩子受苦。毕竟是小孩,大声叫嚷也是正常的。进针后在留针期间,孩子感觉浑身沉重,起针后一个小时也爬不起床。
针至5次,这半月没有出现眼睛疼痛,大家都松了口气。小孩家长信心倍增,并且发现孩子胃口渐开,大便也每天一次正常了。
针至第10次,也没有再出现眼睛疼痛现象,家人发现小孩的脸变成了大花脸了。因为原先脸色萎黄,现在一部分脸色正在转白,而还有一些部分仍是黄色,所以变成了大花脸了。而且现在(包括以后)每次针后就有便意,就去上卫生间小解一次。其家人特地要小孩针前清空小便,留针一小时,起针后仍须立即上卫生间。笔者告知家长,此为气化反应,是通过针灸调节,身体出现良好的表现,家长啧啧称奇。
针至第15次,原先的紫癜分布,以由内侧转向外侧,并且范围在逐渐缩小,并且消退很快。起针后感觉轻松能立即起床去上卫生间,针下已无任何不适。
针至第20次,从针灸至今再也没有出现眼睛疼痛和呕吐现象,针下气机畅通,留针过程中全身放松舒适,且全身有稳定的温热感。紫癜已经完全消失,脸色红润肤色光滑,孩子心情大为好转愉快。
经过这二个多月的针灸治疗,对孩子进行了全方位的经络脏腑调节,对其今后可以说是终身受益。不仅疾病得到解除,而且对身体体质进行了良好的调节。因此针灸对于治未病增强体质,可以说是有着特殊优越的疗效。
桂亮邮箱
发表于 2009/12/20 19:42:41
整体系统针法针案之三
赵某,男53岁,十天前公司因连续数天培训,可能坐姿不正引起小腹胀痛,并且引起右侧腹股沟疼痛。上医院检查也属正常,医生说有可能是前列腺的问题,建议多去泡泡澡活活血。但这几天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小腹和腹股沟处胀痛加重,影响到了上班和工作,特邀笔者进行针治。笔者检查右侧腹股沟疼痛拒按,小腹比较胀满,看来气结于小腹,应当因势利导,使邪有出路。结合整体系统针法,治疗如下:
第一次:进针后留针期间,放气数次,小腹已经感觉一松。右侧大腿内侧出现凉感,一直延伸至脚背,有排风的感觉。留针一小时,起针后小腹明显轻松。
第二次:进针后,又连续放气数次。右侧腹股沟处出现疼痛感,感觉腹股沟处在涌动,明显感受到寒气沿右大腿内侧放射至脚背处,而左侧没有任何感觉。再留针结束之前,寒气已经显著减弱,腹股沟处微有热感。起针后摸腹股沟处,已无任何疼痛感觉,小腹也无任何不适,建议再巩固一次。
第三次:进针后,腹股沟处不久就出现了热感,右腿内侧还是微有凉意。留针不久,右侧腹股沟处热量沿大腿内放射驱赶着凉意,最后整条经络都出现了热感十分的舒服。而后整条经络热量缓缓消失,患者感到十分的有趣。起针后,整个下肢十分轻松,之前的不适症状已经完全消失,可以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了。
过后半月进行随访,又告知一个好消息,之前经常失眠,通过这三次针灸,无意之中将此疾也附带治愈,一觉睡到大天亮了。笔者感慨:其实中医包括针灸真的是好东西,但是要讲究缘分,古人早已经说过“有缘者遇针,皆手到病除”,非妄语也!
桂亮邮箱
发表于 2009/12/22 21:08:41
整体系统针法针案四
胡某,男48岁,30年前就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窦炎。近一年来,感觉长期胸和上腹部闷感和胃部隐痛加重,没有饥饿感,食欲减退饭量明显减少。检查:患者很消瘦,脸色干枯发黑,精神尚可。结合整体系统针法仍以扶正立基,希望能使正气得以恢复。
第一次:进针后留针,未及半小时,大呼胃部疼痛难忍,不得已只能起针。因之前患者主诉胃部只是隐痛,并没有剧痛,所以十分奇怪,询问患者以前有过这么剧痛吗?患者述说:“因以前家里贫穷,经常饿着肚子干体力重活,以前的确有过这么剧痛,因时间长早已淡忘了,今天如此剧痛才回想起之前也有此经历”。笔者考虑此为病根也,此病根不除,此疾难以攻克。接下来数次均是疼痛难忍就起针,并且告知患者能忍一会儿就多忍一些,尽量多留针。
至第十次:留针已经能够达到45分钟了,后改为隔日针。
至第二十次:留针已至1小时,虽然仍继续胃部疼痛,但已经能忍受了。
至近第三十次左右:胃部疼痛已明显减轻,笔者留针至90分钟。
针至近三个月:身体产生了气化反映,四肢开始排出了寒气,此为正气以开始充足,邪气开始退却。
第四个月:在针灸过程中胃部疼痛基本消失,开始有蠕动感觉,胃纳转佳。
第五个月:食欲大增,经常有饥饿感。在针灸过程中,四肢已经感到温暖,脸色已经转为白色,黑色之气已经去除。
第六个月:针灸过程中全身温暖,胃部也出现了热感。精力与食欲大胜从前,体重增加了10斤,睡眠安好。笔者建议患者再去医院检查,后患者报喜至我处,慢性萎缩性胃窦炎已经治愈,连医院也觉惊奇。
连续半年的艰苦持久战,终于得到了回报。回想之前的针灸过程十分感慨,久病难治啊!
总结:久病的治疗必须结合患者的配合,遇到困难一定要能够坚守,特别是要大方向的正确作为保障,才能遇困难而不迷惑,所以治病并不是想象中这么简单,也并非所有疾病都能数次而愈。因此必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握好战略与策略,才能步步为营,取得最终的胜利!
zhoujie0111
发表于 2009/12/23 20:16:19
笔者的针法的确很高明,还没仔细拜读不敢轻易下言论,我老师与您的针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注重整体辩证,同时融入了古代时间针法特点,考虑到时间的因素,注重针刺穴位的最佳排列组合。读完您的文章再相互交流一下。
桂亮邮箱
发表于 2010/1/6 12:46:55
习针悟道
笔者在这些年的习针悟道过程中,各种佛道儒三教书籍给予笔者丰富的知识,还有一些武侠文学竟然也莫大的启示.在武侠文学中古龙的武侠作品是笔者最为敬佩和欣赏的,特别是古龙对“武功”技法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境界——禅的境界。它以彻心见性为宗旨,对敌人的体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和一的境界,因为忘我才能消除认识的局限性,才能迅速地找出敌人的弱点。这种忘我境界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后心性达到随心所欲的自如状态。在这种忘我的状态中,自身已经达到“无意识的人”身心合一,达到无为的最佳态势。而对方的一举一动所暴露出来的弱点就会自然的显现。战斗者如果捕捉到敌人的弱点,便可一击之下,毁灭敌手。笔者一直在想古龙如果不去写武侠作品专心练武,必将成为一位顶尖的武林高手,只是真是这样我们读者就看不到古龙武侠小说中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了,那岂不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三少爷的剑》这一作品,古龙对夺命十三剑的描写即出乎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此种剑法的意境深深震撼当时刚刚初学针的我。“前面的十三剑,只不过是花的根而已,第十四剑,也只不过是花的枝叶,一定要等到第十五种变化时,鲜花才会开放,他的第十五剑,才是真正的花朵。”“好花固然要有绿叶扶持,要有根才能茁壮成长,可是花朵不开放,这株花根本不能算是花”。笔者以为剑道与针道相通,只不过剑为杀人利器,而针为活人之法,它们之间达到某一阶段应该是相通的。书中描写的夺命十三剑给予笔者得到了新的启发:在针灸配穴治中,通过穴位的组合,多一个穴位和少一个穴位所产生的疗效是完全不同的,也因此历代的配穴层出不穷。当针灸技法达到一定高度时,所追求的就应该是穴位的精选和最佳组合了,由此我们可以衍生出许多的治病方案及阵方。这些针方犹如画家手中一幅幅写意画,或纵横交错,或大开大合,或张弛起伏。笔者以为创作愈多而章法也愈多,由熟章法而创新章法。虽然这些针方皆属精品,但笔者所需要的是神品——万化归一,一气呵成的神品。这些年来,笔者从理论到实践对针灸阵方进行了提炼,去繁杂而留精髓,终于完成了以一法代万法之阵方,因为简洁是智慧的精华,真正领悟了通一毕万之道,一者道也,就是任何需针灸调气之疾病,皆以笔者所研究之一阵方统之,且疗效显著。此万化归一的针方出现,其实也达到了笔者所要求和推崇的最高境界。回头再看之前的各种小技巧与小方法,实在是感到好笑不值一提。但在习针道过程中,如果连手法配穴等各种技巧都没有心领神会,又怎能体会到在技巧中积进的结果。此学者必要切实注意。否则如人发育未成,走路技巧还未学成,却要学人奔跑。技巧尚未窥到,而欲使针法登峰造极,是冥妄之想。因此这二者实在是比较矛盾,所以我们在学习技法的时候,更要有远大的目标与方向,学技巧而不留恋于技巧,到最终抛弃技巧,才能真正去领会针道实质。
笔者认为学习传统针法,并不是只要简单的知道经络和穴位就已经足够了。笔者一直强调理论指导实践,更应该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运用之中。那么首先具体表现应该在穴位的配伍上,穴位的配伍讲究的是少而精。在中医理论的指引下精心挑选的每一个穴位的组合,并不是单纯的某穴治某病的累计,也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而是完成了一个整体的攻守转换,形成了最完美最完善的结合。这种有机组合穴位的能量,远远超越了当前全身插满针或只依靠单独穴性所呈现的疗效。也因此在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穴位的习性及气化线路,从而摸索出其规律性,这样对于今后的临床就有很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这就是所谓的临床经验了。有了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再结合布阵配穴,在实战中就不会多走弯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是达到精准,犹如精确制导一般,对疾病可以进行精确定点轰炸,不浪费多余的一点精气。通过这样的摸索,就能达到随心所欲的自如状态,便可一击之下,将疾病消于无形之中,从而迈入上乘针法行列。
桂亮邮箱
发表于 2010/1/9 20:38:49
整体系统针法问答录(一)
1请教先生针法属于哪家针灸医学流派?
答:医学流派的形成是与当时社会文化大背景有密切的联系,以及和医家个人不同的文化思想基础有关,它们是医学流派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例如:在宋金元时期,出现了赫赫有名的金元四大家。他们是寒凉派的刘完素刘河间,攻邪派的张从正张子和,补土派的李杲李东垣和滋阴派的朱震亨朱丹溪。刘完素生活在宋末金初,正值金人进攻中原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当时天灾横行,疫病横生,根据北方环境的特点以及人民的体质,提出了使用寒凉药物来治疗当时横行肆虐的传染性热病的主张,疗效惊人。李东恒内伤脾胃学说的产生,亦是适应时代环境的需要,他行医的当时,正是金元之交,战乱频仍,饥困劳役,人们怒忿悲思恐惧,损伤元气,所以脾胃受困,内伤之病特多,亦从而造就了他对这方面的技术专长。而张子和认为天下太平之时,人多静逸,静属阴,用温药解表发汗,有些效果。但像他所处的天下大乱之时,战争、饥荒、赋役迭相扰动,动属阳,诸病从火化,再用辛温就不行了,应该用刘河间的辛凉之剂。鉴于当时某些医生好补成风、滥用香燥,张子和旗帜鲜明地提出治病必先攻邪,邪去则元气自安。他的攻邪思想落实在发展和丰富了汗、吐、下三种治疗大法上,故后世将他称作"攻下派"代表者。汉张仲景师事同郡名医张伯祖。建安初,军阀混战,扰攘不休,中土人民死亡流徙,“疫疠数起”,“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仅在建安十年(205年)前,张仲景宗族二百余口,死亡即达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病者占百分之七十。这种惨病情况,在这种大环境下使张仲景对于医术钻研更勤,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巨著。所以我们认为无论针灸或用药,要因人而异,要视病人的身体状况、所处环境和疾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用针药,不可一成不变。这些观点在后来发展成为了中医三因制宜的治疗原则,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和中医非常重视运用的体质学说。所以笔者以为每一个医学流派的形成必定有其社会文化生活大背景,也就是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医学流派的出现。
笔者的整体系统针法应该归属于温补学派,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明代温补学派颇为盛行,其中薛立斋、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李中梓等大抵俱重视脾肾,善于温补。笔者所研究的整体系统针法结合藏象经络六经辨证理论,更注重中医气化及元气理论。笔者认为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温补学派,在《内经》中岐伯曰:“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只此一段与当今社会何其相似?当前社会人们不善劳作工作紧张压力大节奏快酒色过度,使肾中元气极大的损耗,且大多数都属于亚健康患者,所以对于当今人们健康来说固本培元是一条治本之法,因此扶正祛邪培养元气是笔者的整体系统针法所贯穿的总纲。
桂亮邮箱
发表于 2010/1/10 19:45:19
王道正法解惑篇
自《王道正法》一文发表后,许多网友与笔者进行了热烈的探讨。笔者认为有一些学术探讨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摘录下来,作为对《王道正法》之补充。其实学术的探讨是通过相互的交流探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针灸理论与实践水平。笔者也欢迎大家进行学术的交流与探讨,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网:桂亮先生,可谓传统针灸之大家,但亦有矫枉过正之嫌,王道是常,霸道是变,知常须达变,常者理中辈是也,变者十枣属谓也。
桂:笔者以为王道是正,霸道是邪,正邪自古不两立,王道难得就没有变化吗?所以即使要变也是要在王道针法的基础上进行变化,这才是一条发展的正路。
网:培元針法 腎關一針而已 大道至簡 非化簡為繁 繁文縟節 。
桂:呵呵,一针培元不是激发元气还是什么呢?传统针法必须在“内难”等正宗传统经典及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方可进行探讨。
网:仅一特效.不足以断王道与霸道.又如无特效.又岂称王秤霸.
桂:因为如果片面的强调了某穴治疗某病的思维和所谓的特效穴,就会局限了思维,从而忽视了传统中医的整体治疗理念。另一方面,许多所谓的特效穴可能对某个人有很好的效果,但针对同样病症的其他患者却没有同样的疗效,在医疗实践中这种经不起重复的例子在临床中比比皆是。特效穴片面追求一针治病,这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倾向,它实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习针者普遍的浮躁心态,急于求成,缺少良好的正统中医理论及相应的治疗体系,不求甚解,只求形式上“学会”了多少多少招式,而并没有寻根求源,从“内难”等正宗传统经典中探索针道奥妙。我们研究针灸的方向应该是高境界的大道之修,而非低层次的小法小术的末技之求,这其实也是针道理念体系的本质之处,是高低正邪的衡量标准,求学者不可不善加辨别也。"
网:尊崇大道之修.摒弃末技之求.不敢苟同一针治病即霸道.主张应从中医之宏观.辨证论王道与霸道
桂:中医的宏观及辨证论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达到扶正邪自去的疗效,即使是祛邪也不伤其正气。 因此传统中医理论的防病治病也都是以调护元气为本,善养生者更应正视护养此气。故张介宾说:“盖天地万物皆由气化,气存数亦存,气尽数亦尽,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气不可不宝,能宝其气,则延年之道也”(《类经.运气类》)。所谓的一针治病培元其实是激发消耗元气为代价的一种穷兵黩武的方法,它没有了传统中医的整体治疗理念,缺少经络脏腑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资生相互资助的层次感,所以特效穴所产生的疗效,均是以通过激发消耗元气为代价的,特效穴片面追求一针治病,因此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霸道针法。
网:在下比较赞同桂亮先生的观点,但是特效穴不一定是以牺牲元气为代价的,且邪在体内,本身也是对元气的一种损耗
桂:邪在体内,的确是对本身元气的一种损耗,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在“内难”等正宗传统经典及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达到扶正邪自去的疗效,即使是祛邪也不伤其正气的和谐疗效。
网:先生说的对,这就是经典的作用,但只是伤元气多少的问题,毫无疑问,按照经典的指导来治疗,伤元气是最少的,且是真正的邪去正复,无论在脉上还是针下的气上,都给人谷气徐而和得舒畅感觉
桂:依靠一针治病激发消耗元气为代价的针法,是一种穷兵黩武的方法,必定消耗元气,且依靠霸道之针未必能够真正祛邪。因为每个患者的元气厚薄不同,元气薄者运用霸道之针,不仅邪未祛,而且元气会更大的损耗,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用针如用兵,在正邪斗争中必然互有损耗,如果没有后备的补给,必然两败俱伤,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在《内难》等正宗传统经典及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王道之针,达到扶正邪自去的疗效,即使是祛邪也不伤其正气的和谐疗效。
总结:在《难经》第四十三难曰: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何也?然:人胃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尽,即死矣。由此可见没有后天的滋养,先天之气则无以生化。所以脾为后天之本,属土,土为万物之母。脾肾合德,水土互用,后天之气得先天之助,则生生不息;先天之气得后天之养,始能生化无穷。肾中一点真阳,化五中土上之五谷五味,故曰:后天即先天,先天即后天。一而二,二而一也。天一之水,藏于先天而生肾;天五之土,居于后天而运脾。脾也,肾也,先后天之枢纽也。在笔者的《整体系统针法系列》及《略谈中医理论在指导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均已经详细论述了。笔者是以扶正立基,融合了补脾和补肾等传统温补理论,在针灸过程中后天与先天相互资生、相互资助,再结合补充脏腑后天之气,首先立于不败之境,真正达到扶正邪自去的疗效,即使是祛邪也不伤其正气,这是从传统中医理论与实践中传承而来,一切都以扶正为其根本。扶正邪自去,祛邪不伤正,就是在针灸的临床过程中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能够达到攻守转换平衡的圆满疗效。
学术的研究应该是严肃和严谨的,传统针道亦是如此。传统针法也必须在传统的“内难”等正宗传统经典及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从理,事,法三方面进行严肃严谨的论证。鉴于当前习针者普遍有这样的浮躁心态,急于求成,缺少良好的正统中医理论及相应的治疗体系,不求甚解,只求形式上“学会”了多少多少招式,却并没有寻根求源,从《内难》等正宗传统经典中探索针道奥妙。研究针道必须要踏踏实实的回归传统中医经典,在经典的指引指导下,就不会迷惑于玩弄表面的针法小技巧,更不会抛弃了针道的真谛与本源。寻正道弃邪道,才会在针道之中无限遨游。中医理论指引临床实践,功到自然,水到渠成!针道的本源就是简约和朴实,,它的意义在于摒弃了经验的,功利的和主观人为而重归了自然。自然而不加修饰,简约而不简单,朴实而不华丽,这就是传统针道的本质。
桂亮邮箱
发表于 2010/1/10 19:46:24
整体系统针法问答录(二)
何为元气论?培元固本能达到怎样的疗效和目的?
答:“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其后又提出“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倡之“元气本体论”。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并对门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元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故元气学说在对人地万物的生成和各种自然现象作唯物主义解释的同时,还对人类生命的起源以及有关生理现象提出了朴素的见解。基于元气学说的对人类生命的认识,即是“元气论”。
元气论认为,元气是人的生命与天地自然统一的物质基础,“大人生厂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元气也是生命之源泉,“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生命活动过程,即是元气的消长变化及升降出入运动。“人之生此由乎气”(景岳全书》),“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元气论对中医学、气功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中医学上,《内经》只言真气,不言元气。元气、原气,首见于《难经》:“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难经•八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难经•六十六难》)“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不死”(《难经•十四难》)。“原,本作源”,“原,本也”(《释文》)。“元,本也”(《正字通》)。“元,犹原也。”“元者为万物之本原,而人之元在焉”(《易,彖》)。谓“乾元”、“坤元”分别为万物所“资始”、 “资生”。“要之,元、原同义,本始之意”(《春秋繁露》)。原气又称元气。
(一)元气
1.基本含义:据元、原的本始之意,元气、原气为生命本始之气。在胚胎中已经形成,秘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为先天之气。所以,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原始,源于先天而根于肾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包括元阴、元阳之气。故曰:“元气是生来便有,此气渐长渐消,为一生盛衰之本”(《医学读书记•通一子杂论》)。因元气来源于先天,故又称先天之气。
2.生成与分布
(1)生成:元气根于肾,其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难经•三十六难》)。“命门为元气之根”(《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肾中精气,虽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所以李东垣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
总之,元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赖后天之精以充养而成。所谓“先天真一之气,自下而上,与后天胃气相接而出,而为人身之至宝”(《医原》)。但元气之盛衰,并非完全取决于先天禀赋,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的功能密切相关。所以说:“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乎人生者不小”(《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
(2)分布:元气发于肾间(命门),通过三焦,沿经络系统和腠理间隙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以作用于机体各部分。“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人身血肉之躯皆阴也,父母构精时,一点真阳,先身而生,藏于两肾之中,而一身之元气由之以生,故谓生气之原”(《医门法律•阴病论》)。可见,肾为元气之根。元气从肾发出,经三焦循经脉而行。
元气藏之于肾而化生元精,系于命门而为肾间动气,其变化为用,一分为二而为元阴、元阳,实为性命之本、造化之机。元气虽藏之于下,而其用则布护周身,脏腑之机能全赖此气之运转,故徐灵胎说:“五脏有五脏之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七节之劳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末亡,皆赖此也”(《医学源流论》)。元气之所行,与任督二脉关系至密。元气根之于肾而行于任督,故李时珍说: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奇经八脉考》)。元气虽化生于先天父母之精,但必须有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所以与脾胃又密切相关,故李东垣说:“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脾胃既损,是真气元气败坏,促人之寿”(《内外伤辨惑论》)。
由此可见,元气的盛衰聚散及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的生老病死。元气充足、运行正常。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元气不足或气机失调,则为致病之因,故有“百病皆生于气”、“元气虚为致病之本”之说。因此防病治病也应以调护元气为本,善养生者更应正视护养此气。故张介宾说:“盖天地万物皆由气化,气存数亦存,气尽数亦尽,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气不可不宝,能宝其气,则延年之道也”(《类经.运气类》)。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提出:至所谓元气者,何所寄耶?五脏有五脏之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七节之旁,中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未亡,皆赖此也。 若夫有疾病,而保全之法何如?盖元气虽自有所在,然实与脏腑相连属者也。寒热攻补不得其道,则实其实而虚其虚,必有一脏大受其害。邪入于中,而精不能续,则元气无所附而伤矣。故人之一身,无处不宜谨护,而药不可轻试也。若夫预防之道,惟上工能虑在病前,不使其势已横而莫救,使元气克全,则自能托邪于外。若邪盛为害,则乘元气未动,与之背城而一决,勿使后事生悔,此神而明之之术也
徐灵胎对《内经》先天学说有着系统的阐发,他着重论述元气的生理,病理及其保养等内容,从而提出元气存亡论。其次由于对元气理论深入的研究,特别强调注重保护元气,还突出治未病预防元气损伤。因而他说“若夫预防之道,惟上工能虑在病前,不使其势已横而莫救,使元气克全,则自能托邪于外;若邪盛为害,则乘元气未动,与之背城而一决,勿使后事生悔,此神而明之之术也。”这与上工治未病同出一辙。所以他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决定于元气的盛衰存亡。他还特别强调要“谨护元气”,以为这既是人们养生的根本之道,也是医者用药的根本之道。只要有一丝元气,便有一丝生命。他的这一见解笔者认为极有见地,对于养生和治病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